首页 实时讯息 小说推荐

最近天气怎么了?大连气象回应!

时间:2025-07-15 14:57:00

明明还没到

公认酷热的三伏天

这“焖锅模式”

怎么提前开启?

这轮湿热天气与啥有关?

为啥“感觉比预报热很多”?

……

对此

大连气象进行解读


HOT

这轮闷热明显偏早

但还未达“高温”标准

从7月4日开始,我市断续出现闷热天气,统计显示,7月以来(7月1日至13日),全市平均气温25.9℃,较常年同期(23.1℃)偏高2.8℃,较去年同期(23.5℃)偏高2.4℃,大部分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大于30℃的天数达到6~10天。


虽然大连这一轮闷热天气出现时间较同期明显偏早,但大连国家气象站最高气温为33.7℃,还达不到气象学上的高温天气标准。


HOT

这一轮湿热天气

与副热带高压北抬相关

据市气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副热带高压是一个顺时针旋转的高压系统,位置和强度随季节变化。比如夏季它会显著北抬西伸。


大连的主汛期降水与其位置密切相关,当副高588位势什米线西伸北抬或东撤南落经过大连地区时,配合高空槽、低空急流或切变线等中尺度天气系统,常常造成大连地区较强降水,如7月1日至4日的强降雨天气,当副高588位势什米线控制大连地区时,大连地区以晴热天气为主。


今年副热带高压北抬时间较常年偏早近半个月(常年副高在7月中下旬北抬到华北到东北地区南部一带),强度偏强,导致今年闷热天气略微提早。


HOT

体感温度≠气温

可能相差10℃

最近许多市民发出疑问:“明明感觉热浪快把人烤化了,为什么预报的气温才32℃?”为何会产生这样的“温差感”?先要搞懂天气预报中的“气温”是怎么来的。


据介绍,气象部门测量气温的设备,藏在一个特制的“小房子”——百叶箱里。天气预报中所说的气温,是在观测场中离地面1.5米高的百叶箱中的温度表上测得的,由于温度表保持了良好的通风性并避免了阳光直接照射,因而具有较好的代表性。简单来说,气象部门测的是“不受太阳晒、不受地面烤、通风良好的自然空气温度”,这是全球统一的“基准值”。


而公众感受的“体感温度”和气象观测的“气温”本质是两回事。前者是指人体所感受到的冷暖程度,它不仅和空气温度有关,还和湿度、风速、太阳辐射等因素直接相关。


举个直观例子,如气象观测:百叶箱内1.5米高,空气温度35℃,湿度60%,风速1米/秒→记录“气温35℃”。


体感感受:同一时间,在阳光下的柏油路上,人会受到太阳辐射(额外加热)、地面反射热(柏油路吸热后放热)、湿度偏高(汗液难蒸发)的影响,体感温度可能达到45℃,这就是“感觉比预报热很多”的原因。


HOT

未来一周气温

接近常年或略高

尽管近期气温偏高、潮湿闷热,不过最近两天的天气却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“秋风”的凉爽。


预计未来一周我市气温接近常年或略偏高,18~19日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0~32℃,其中18~19日北部地区局地最高气温可达33~35℃。


降水方面,15日夜间至17日有分散性阵雨或雷阵雨,20日开始随着副高北抬,我市将出现新一轮降水过程。



本条微信由“大连发布”(微信号:dl-fabu)编辑制作

文字:霍然

资料:市气象局

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

美编:张欣

编辑:王宇

校对:鞠传强 滕永梅

主编:单淼

监制:穆军 宋伟